河山新貌——宋文治山水画《山川巨变》赏析

2025-09-18

文章来源:美术报
235次浏览

河山新貌——宋文治山水画《山川巨变》赏析

宋文治 山川巨变 77×98.5cm 1960年


文/蔡有信(宋文治艺术馆)

创作于1960年的《山川巨变》,是宋文治扎根传统艺术、探索新的艺术手法、表现河山新貌的代表之作。在长期的写生实践中,宋文治以现实主义创作思想为指导,山水画形成了成熟的个人艺术风格。在《山川巨变》这幅作品中,宋文治在表现对象、笔墨技法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成功地将时代巨变融入传统山水画的血脉之中。


宋文治早年师从沪上名家张石园、吴湖帆学习“四王”山水,并由此上溯宋元诸家,同时得到朱屺瞻、陆俨少的指导,积累了深厚的传统画学素养。在苏州美专(沪校)学习期间,宋文治还学习过写生、素描、色彩等西画课程,接受过系统的西画训练。这些融合中西的学习经历,为他日后在写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进行山水画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文艺工作者肩负着表现劳动人民精神面貌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画家们深入现实生活,在继承优秀艺术传统的同时,通过写生探索新的表现技法,积累创作素材,创作出表现时代新貌的“新国画”作品。1957年,宋文治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工作,该院在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的指引下,继承和发扬优秀艺术传统,深入现实生活,表现河山新貌,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优秀作品。置身于这一充满创造活力的集体,宋文治的艺术视野和使命感得到了极大地激发。


在传统山水画中,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山水间常点缀草亭别馆、水槛幽阁,画中人物多为逸人高士、渔樵舟子,烘托出避世隐逸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山水画中的表现对象已与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宋文治曾言:“一个当代的山水画家,如果仍停留在‘古道、夕阳、昏鸦’那样一种意境,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要十分珍惜当代生活这一艺术创作的源泉,继承传统、创新变革,都离不开这个源泉。”他深刻认识到,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


1959年6月,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处组织画家赴三门峡等地写生,有感于山川巨变和广大劳动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昂扬热情,宋文治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目睹昔日天险之地,在劳动人民的奋战中崛起宏伟大坝,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山河为之改颜,他创作激情高涨,前后创作了多幅以三门峡水电站为主题的作品。现藏于宋文治艺术馆的这幅《山川巨变》创作于1960年5月,画家以略带俯视的视角,描绘了三门峡水电站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画面境界开阔,构图颇具新意。目之所及,画面中群山壮丽,黄河奔涌,气势磅礴,充满激动人心的澎湃力量。这幅画不仅记录了一项建设工程,更捕捉了一个民族改天换地的精神气概。


画面近景处是高耸的山岩,山下塔吊(指建设中的起重机)高耸,笔直的烟囱直插天空,浓烟升腾,细细观看,耳边仿佛有机器轰鸣的声音。水中各种船只往来繁忙,正在运输建筑材料。山中道路蜿蜒,路旁的工棚鳞次栉比,路上卡车川流不息,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远处是雄伟的大坝,大坝横跨河面,如山岳竦峙,塔吊如林,高低错落,烘托出建设工地热火朝天的氛围。整个画面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将工业建设的宏伟交响巧妙地编织进壮丽的自然山河之中。


画中近景处的山石以大笔触纵横写出,笔势雄放,苍苍莽莽,又以淋漓的水墨皴擦渲染,饱含豪迈的激情。宋文治继承了传统“大斧劈皴”的画法,又弱化了其峭刻的特点,相较古人皴法,宋文治的皴法多用散锋,这种散锋皴法或得益于傅抱石的启示,带有些许“抱石皴”的特点,以散锋大笔触兼皴带写,很好地表现出山石的阴阳向背、纹理质感。其后宋文治再以湿墨泼染,墨色清透,层次丰富,营造出华滋苍秀的艺术效果。大面积的水墨晕染以团团墨块写山石,这种画法在传统山水画中是比较少见的。传统山水画绘山石树木多以笔见长,较少大面积的水墨晕章,这要求画家对用水、用墨有着更高的控制能力。宋文治在长期的写生过程中,不断积累创作经验,同时向同时代的优秀画家学习,吸收他们的笔墨长处,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用墨风格,他的作品相对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来说,是一种新的突破。他将西画的写实描绘与传统水墨的写意精神相融合,赋予山石以更强烈的体积感和时代气息。


《山川巨变》是宋文治走向生活、走向自然,描绘河山新貌的经典之作。在长期的写生实践中,宋文治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不断推陈出新,融合各家画法,探索新的笔墨技法,拓展传统笔墨的表现能力,在写生方式、表现对象、皴法、墨法方面多有创建。在他的笔下,山水画不再是文人书斋中逸笔草草的笔墨游戏,而是承载着表现河山新貌,讴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伟大使命,饱含现实主义的生活气息和昂扬向上的时代浪漫主义情怀。这幅作品不仅标志着他个人艺术风格的成熟,更是20世纪中国画回应时代命题、实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例证,其开拓的建设题材和融合中西的笔墨探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创作启示。



臻美艺术抖音小店

最新文章

年仅69岁!鲁迅美院原院长韦尔申离世

年仅69岁!鲁迅美院原院长韦尔申离世

韦尔申,于2025年10月25日在沈阳逝世,享年69岁。

2025-10-27

“崇德弘文”—— 刘俊京书法汇报展开幕式圆满举办

“崇德弘文”—— 刘俊京书法汇报展开幕式圆满举办

2025年9月22日,“崇德弘文”——刘俊京书法汇报展暨北京长城书画家协

2025-09-23

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入选人选名单公示

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入选人选名单公示

日前,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奖工作在北京圆满结束。

2025-09-23

容铁书画篆刻作品捐赠公益展在拉萨举行

容铁书画篆刻作品捐赠公益展在拉萨举行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容铁书画篆刻作品捐赠公益展”在西藏群众艺

2025-09-19

展讯 | 回故乡——曾来德书法艺术展

展讯 | 回故乡——曾来德书法艺术展

回故乡——曾来德书法艺术展展出时间2025年9月20日—2025年10月

2025-09-19

去北京画院美术馆看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的师法传承

去北京画院美术馆看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的师法传承

9月9日,由北京画院、八大山人纪念馆、西泠印社联合主办的“三家门下转轮来

2025-09-18

曾迎春:“九·一八”纪念日为《我们的青春》画作填词

曾迎春:“九·一八”纪念日为《我们的青春》画作填词

民族危难,烽烟急、山河泣血。 望少年、红缨挺锐,浩荡奔赴疆阙。

2025-09-18

河山新貌——宋文治山水画《山川巨变》赏析

河山新貌——宋文治山水画《山川巨变》赏析

创作于1960年的《山川巨变》,是宋文治扎根传统艺术、探索新的艺术手法、

2025-09-18

历届“兰亭奖”精品力作在潮州展出

历届“兰亭奖”精品力作在潮州展出

9月7日,“历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精品回顾展潮州巡展”在潮州美术馆开展。

2025-09-18

陕西推出唐代石刻拓本书法研究与创作展

陕西推出唐代石刻拓本书法研究与创作展

9月12日,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自主策划主办的“从石间到纸上——唐代石刻拓

2025-09-18

宛鸿炜工笔画作品欣赏

宛鸿炜工笔画作品欣赏

宛鸿炜,黑龙江省肇东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黑龙江

2025-09-09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8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人民必胜——

2025-08-26